公外部邀请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徐盛桓教授来公司作报告
3月17日下午14时20分,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生导师、语言学界著名学者徐盛桓教授应邀在公外部会议室进行公外部本学期第一次学术报告,题为“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公外部张爱卿主任、徐教授的爱徒高芳教授和刘倩博士及我部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报告。徐教授是我部有史以来聘请规格最高的教授。
徐教授首先告诉大家两个好消息,对大家科研有利:一是从今年开始,外语教学方面的权威杂志《外语教学研究》增加了页数,可多刊登4、5篇文章;二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杂志《外国语》增设了专门研究外语教学的专栏。以此鼓励公外部各位教师进行教学研究。随后,他提出作为一名教师既应做好教学工作,又应做好研究工作,写学术研究论文不能只靠经验,而应有一个理论框架,把握研究方向,并研究这个框架进行深化,从而使文章更具深度。
接下来,徐教授逐渐引领大家进入神秘的“心智哲学”。他说,心智哲学所研究的就是人的身和心的关系。说一句绕口的话就是,要研究“人的知道是怎样知道的”。他介绍了在心智哲学视域下进行语言研究可能用得上的心智哲学的理论(有板书)。徐老说,在心智哲学的视域下研究语言,不但要研究心智哲学,还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念,擅长运用哲学思维,运用正确的哲学思想来指导这项研究。因为正确的哲学观念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的规则的高度概括,可以对我们的研究起导向作用。表达了人类最高智慧和深刻的时代精神的哲学真理能启示我们的研究方向。随后,徐教授耐心回答了教师们提出的一些学术研究中的问题。
最后,张爱卿主任对徐教授的到来表示感谢。两位慈祥的老先生对公外部朝气蓬勃勤奋学习的晚辈们充满期待。报告在教师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大家感谢徐盛桓教授带给我们精彩的报告,感谢他对公外部教师积极进行学术研究的鼓励。(供稿董卫国 学通社时佳 周安祺)
附徐盛桓教授的介绍:徐盛桓,男,1938年7月生于湖南岳阳。195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华南师范外语系英语专业,1961年毕业,毕业后留校任教。70年代末开始语言学研究,堪称国内外国语语言学研究的领军人物。1983年评为副教授。1984-1986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语言学系研究外国语言学。回国后继续在华南师范大学外语系任教,同时进行语言学研究,80年代中期已在语言学(尤其是功能语言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创新和丰硕的科研成果。1987年评为教授。1995年受河南大学邀请,调至河南大学外语学院任教至今。1998年开始担任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生导师。2000年获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2001年被华南师范大学聘为特聘教授。现兼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四川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生导师,是河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河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全国文科基地之一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内多种外语类核心刊物、学术丛书的编委、顾问。主要科研成果、项目和获奖:徐盛桓教授出版专著2本、编著2本;发表语言学论文一百多篇,约计一百多万字。早在1994年,《外语学刊》(参见第1期《关于我国外国语文刊物的一次统计研究》)曾发表统计数字,说他是当时“外语刊物上最活跃的学者”,发表文章篇数排行第一、被征引数排行第二。1999年全国语言学论文被引率排名第四,仅次于吕叔湘、沈家煊、朱德熙。